2016年上半年宁德市农业经济运行情况
今年以来,全市努力克服不利天气影响,狠抓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,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,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,有效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,上半年农业经济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。
一、上半年全市农业经济运行情况
(一)农林牧渔业经济稳健增长。据统计,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.52亿元,增长4.2%,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.1个百分点。其中农业产值61.20亿元,增长1.4%;林业产值7.61亿元,增长3.2%;牧业产值15.81亿元,增长8.0%;渔业产值90.56亿元,增长5.6%;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4.35亿元,增长5.5%。实现增加值103.00亿元,增长4.1%。
(二)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。
1.春、夏粮食生产稳定增长。据统计,春收粮食面积28.13万亩,比上年扩大0.76万亩,增长2.8%;粮食产量5.29万吨,增产0.07万吨,增长1.4%。其中春收马铃薯面积27.62万亩,增长2.6%,产量5.22万吨,增长1.4%。预计夏收粮食面积14.08万亩,扩大0.72万亩,增长5.4%。其中:早稻完成8.57万亩,扩大0.45万亩,增长5.5%;马铃薯面积1.79万亩,增长3.8%;豆类面积1.75万亩,增长6.1%。
2.茶叶产量增幅回落。受春季阴冷多雨天气影响,今年全市春茶开采时间推迟,部分高海拔山区遭受霜冻灾害春茶产量略有减少,但由于前几年茶叶品种结构调整和低产茶园改造力度较大,上半年茶叶总体产量仍然小幅增长。上半年全市茶叶产量4.39万吨,增长3.5%,较上年同期回落3.1个百分点。其中红茶产量1.02万吨,增长3.2%;绿茶产量2.63万吨,增长2.5%;青茶产量0.10万吨,增长5.7%;白茶产量0.65万吨,增长8.0%.
3.食用菌产量下降。受蕉城、福安、福鼎等地蘑菇栽培面积缩减影响,上半年食用菌产量下降,全市食用菌(干鲜混合)产量7.01万吨,下降0.3%。其中蘑菇产量1.59万吨,比上年减少0.45吨,减幅达22%;杏鲍菇0.26万吨,减3.4%;猴头菇0.24万吨,减2.0%。其他大宗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。其中香菇0.90万吨,增长1.0%;黑木耳0.21万吨,增长43.6%;白木耳1.38万吨,增长1.4%;平菇类0.34万吨,增长15.5%;草菇0.03万吨,增长15.9%;茶薪菇0.99万吨,增长4.2%;鸡腿菇0.16万吨,增长1.4%;海鲜菇、滑菇、大球盖菇等其他菇类0.70万吨,增长55.1%。
4.果蔬药产量“两增一减”。上半年全市蔬菜产量49.99万吨,增长0.7%;中药材产量623吨,增长12.1%;全市水果由于受今年春季低温多雨等恶劣天气影响,水果产量明显下降,上半年全市水果产量5.07万吨,下降5.8%。如枇杷产量0.57万吨,比上年减少0.35吨,降幅达38.1%。;杨梅0.68万吨,比上年减少0.02万吨,减幅2.8%。
(三)林业生产喜忧参半。据林业部门统计资料显示,上半年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更新13.25万亩,比增17.2%。其中,人工荒山造林5.53万亩,更新造林2.46万亩,林冠下造林2.50万亩,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3.00万亩,零星(四旁)植树348万株。木材采伐量57.44万立方米,比上年下降1.9%。其中商品材4.50万立方米,下降39.6%,自用材52.94万立方米,增长3.6%;毛竹采伐量1669万根,增长8.0%;篙竹采伐量539万根,增长10.9%,小竹材0.97万吨,下降9.1%;竹笋干产量0.76万吨,增长6.8%;茅草采集46.73万吨,下降4.7%。
(四)畜牧生产持续回暖。随着畜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涨,饲养效益提高,养殖户出栏速度加快,促进畜牧业生产持续回暖。据统计,上半年预计全市肉蛋奶总量5.58万吨,增长6.0%。其中肉产量4.75万吨,增长5.9%;蛋产量0.75万吨,增长9.7%;奶产量0.07万吨,下降16.1%。从出栏情况看,全市生猪出栏54.57万头,增长4.0%;牛出栏0.41万头,增长11.0%;羊出栏6.95万头,增长3.5%;家禽出栏225.67万只,增长5.3%;家兔出栏53.82万头,增长1.9%。从存栏情况看,猪存栏67.74万头,下降6.0%;牛存栏1.77万头,下降10.37%;羊存栏11.30万头,增长7.6%;家禽存栏245.50万只,增长7.9%;家兔存栏53.43万头,下降5.5%。
(五)渔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。虽受近海捕捞资源枯竭和远洋捕捞业发展滞后等不利因素影响,但通过大力推广应用新型深水抗风浪网箱、循环水养殖设施等现代高效设施渔业,开展湾外增养殖品种与模式,全市水产养殖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,成为全市农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。据海洋与渔业部门统计,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量48.58万吨,增长5.5%。从构成来看:海水养殖38.47万吨,增长5.2%;海水捕捞7.8万吨,增长6.78%;淡水捕捞1575吨,下降7.24%;淡水养殖2.12万吨,增长7.54%。
二、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
虽然,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,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。
(一)不良气候影响农业生产。今年春季爱强冷空气和持续的雨天气候影响,对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生影响。如春季连续的阴雨天气,对上半年的马铃薯、蔬菜、瓜果生产就产生较大的影响;强冷空气对我市春茶和枇杷、杨梅、桃、龙眼等水果生产也造成严重影响,枇杷减产近四成,预计龙眼产量减产将达六成以上。
(二)生猪养殖污染面源治理对畜牧业生产影响。我市畜牧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,生猪养殖污染面源治理对生猪饲养存出栏量的控制目标,限制了我市畜牧业养殖规模的扩张。
(三)水产远洋捕捞业发展滞后。我市远洋捕捞起步晚,政策配套力度较小,远洋捕捞业发展止步不前。我市实现零突破的远洋捕捞企业(霞浦正冠)由于企业自身经营需要,在今年4月份前该公司将注册地变更到福州,我市远洋捕捞业又重新归零,将对我市今年水产品产量造成一定影响。
(来源:宁德市政府网站)
相关阅读